在月经间期,中期性阴道少量出血者,称为经间期身血,这一时期,前人谓之“絪缊之时”、“乐育之时”、“的候”,认为“凡妇人有经行一度,必有一日絪缊之候,……此的候也,……顺而施之则成胎矣。”说明经间期气血阴阳的变更与孕育息息相关,是女性月经周期规律活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经间期出血的病因:
经间期的气血阴阳变化,是继经后期由阴转阳,由虚至盛之时期;月经的来潮,标志着一个周期的结束,新的周期开始,月经排出后,血海空虚,阴精不足,随着月经周期演变,阴血渐增,精血充盛,精化为气,阴转为阳,絪缊之状萌发,标志着“的偶”(排卵)的到来,这是月经周期中的一次重要的转化,若体内阴阳调节功能正常,能迅速适应,而无异常表现,倘若肾阴不足,或由湿热内蕴;或瘀阻胞络,当阳气内动之时,阴络受伤,损及冲任,血海固藏失职,血溢于外,酿成经间期出血。
1、肾阴虚:禀赋不足,或房劳多产伤肾,或思虑过度,欲火偏旺,以致肾阴偏虚,精亏血损,于絪缊之时,阳气内动,损伤阴络,冲任不固,因而出血。
2、湿热:湿有内处之分,若情不畅,肝有气滞,克伐脾胃,不能化水谷之情微以生精血,反聚而为湿,湿邪下注,蕴而生热;絪缊之时,阳气内动,引动内热,热伤冲任,故经间期出血。
3、血瘀:休质素弱,复因经产留瘀,瘀阻胞络,或因七情内伤,气滞冲任,久而成瘀,值絪缊之时阳气内动,瘀血伤损冲任,以致出血。
诊断:
1、症状:
两次月经中间,约在周期的第12-16天或下一次月经来潮前第16天时出现规律的阴道出血,其量少于经量,出血持续3-5天,呈周期情发作;可伴有腰酸,少腹两侧或一侧胀痛,白带增多,质地透明如蛋清样,或呈赤白带下。
2、妇科检查:
宫颈无赘生物,宫颈粘液透明呈拉料比状夹有血丝。
3、辅助检查:
测量基础体温,多见高,低相交替时出血;颈粘液结晶、阴首细胞涂片、B超监测卵泡变化有助于诊断;此期血中雌孕激素测定E2、P水平偏低。
鉴别诊断:
1、月经先期:月经先期的出血时间不在经间期,周期提前,经量正常或量多基础体温温下降呈低温开始时出血;而经间期出血较月经量少,出血时间规律地发生于基础体温高低相交替时发生出血。
2、月经过少:月经过少周期沿正常,仅量少,甚或点滴而下;经间期出血,则发生在两次月经的中间期。
3、赤带:赤带排出无周期性,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或反复发作,多有接触性出血史,妇科检查常有宫颈糜烂或生殖首感染;经间期出血则有明显的周期性,2-3天可自行停止。
4、经漏:经漏系无周期性的阴道出血,可持续数月不净;经间期出血有明显的周期性,常发生在两次月经的中间期,出血2-3天功安生日可自行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