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疼痛的诊断
时间:2012年01月10日 12:58:49 字体:【
小 大】点击数:
慢性盆腔疼痛的诊断依赖于完整的病史、详细的体检和适当的辅助检查。病史应该包括关于起病、部位、性质和放射等详细内容。止痛药物对疼痛症状的影响及某些功能活动,如排尿、排便、性交、进食和体位等与疼痛的关系也是值得注意的。有关消化道、泌尿系症状及性功能方面的信息有助于诊断。另外还应该获得有关肌肉骨骼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功能的信息。以往是否有慢性盆腔疼痛的发作史以及诊断和治疗情况对于慢性盆腔疼痛的诊断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大多数慢性盆腔疼痛患者病史较长,应对以往的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和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慢性盆腔疼痛程度变化很大,从较轻微的钝痛到严重的刺痛。典型的疼痛是从行径前1~2天开始,并持续一段时间。疼痛多数固定于某一区域,通常累及:中下腹部(子宫周围和后部);附件区域(子宫两侧的输卵管和卵巢周围);盆底的后部(乙状结肠或子宫后部的子宫骶骨韧带周围),此部位的疼痛通常被认为是消化道疾病所致的疼痛;可以向大腿内侧或腹股沟放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其他症状包括痛经、性交痛和不孕症。 体格检查应该重点注意腹部和盆腔区域的情况。腹部触诊可以了解腹部是否有触痛。检查腹壁特别是腹股沟。大腿内侧和以往手术疤痕附近是否有疝气存在。脊柱及肾区的叩诊可以发现相关的病理情况。外阴和阴道的检查注意有否异常的刺激区域或变色区域。按顺序对外阴、阴道壁、宫颈、子宫和子宫骶骨韧带进行触诊。子宫骶骨韧带可能有触痛或结节、宫颈抬举痛;附件可能有触痛、饱满或包块。直肠阴道检查可以用来评价直肠阴道隔和直肠。 典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盆腔检查多发现子宫后倾固定,后穹窿处有触痛;子宫骶骨韧带处或子宫直肠窝可触及黄豆大的痛性结节。如果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存在,在子宫的一侧或双侧可触及囊性或囊实性肿块,与周围有粘连。子宫内膜异位性囊肿大小多不超过10cm。阴道直肠隔可以触及痛性结节,如果病灶向后穹窿穿透者,在后穹窿可以见到紫蓝色结节,月经期可有出血。 诊断性试验对于慢性盆腔疼痛的确诊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些试验包括:宫颈分泌物的一般细菌培养以及淋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的培养、血常规、尿分析和培养及血沉、腹部和盆腔的超声检查有助于评价盆腔解剖。然而,超声对于存在的较小的盆腔病变价值不大。有些患者由于肥胖或肌卫致体格检查不清楚,盆腔超声可以提供关于内生殖器和泌尿道解剖的有用的信息。腹腔镜检查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进一步确诊慢性盆腔疼痛的方法。诊断性腹腔镜是评价慢性盆腔疼痛的步,大约50%~60%的患者可以确诊。腹腔镜检查是目前慢性盆腔疼痛诊断的金标准。